淮南寿县有哪些好吃的?六种美食推荐

导语 淮南市寿县有寿县八公山豆腐、廷龙瓜子、寿州粉褶子、寿州粉皮等美食,具体介绍详见正文。

  美食“大救驾”:

  “来到寿县,不可不吃‘大救驾’。”这是本地的一句口头禅。意思是说,安徽寿州八公山下的“大救驾”味道很美,不品尝品尝就会有遗珠之憾。“大救驾”是寿县的乡愁,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制作大救驾的主要原料有:猪板油、金橘饼、核桃仁、青梅、青红丝、冰糖、白糖、糖桂花等。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而成后,其形扁圆,中间呈急流漩涡状,多层花酥叠起、如金丝盘绕,色泽金黄,酥脆可口,重油而不腻,富含多种果料,久负盛名,颇具传奇色彩。

  寿县八公山豆腐:

  豆腐起源于八公山,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豆腐中质量最好的数寿县大泉村一带,叫作“八公山豆腐”。这种豆腐采用纯黄豆作原料,加八公山的泉水精制而成。八公山豆腐原意炼丹结果炼成豆腐,且质嫩味美故名,又因其采用八公山泉水精制,其成品晶宝剔透,白似玉板、嫩若凝脂、质地细腻、清爽滑利,无黄浆水味,托也不散碎,故而名贯古今,久留盛名。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,因四季可做,故名。

  廷龙瓜子:

  瓜子选料精细,个匀肉厚,配方独特,无任何色素添加剂,风味独特。主要特点是:“香”——入口回味悠长;“酥”——瓜子仁酥脆可口;“脆”——瓜子一嗑三开;且咸淡适中,南北适宜,长期食用对健胃、戒烟有独特功效,是馈赠亲朋之理想佳品。

  寿州粉褶子:

  是本地较有影响的、平民型的传统食品。从前,乡村的人们为了在冬季有客人到来的时候,能够拿出像样的食品来招待,就要提前在秋季做好便于贮藏的某种食物。于是,就地取材,用自家生产的绿豆,将其磨成粉,调成糊状,在锅里摊成薄饼。再把薄饼切成许多菱形小块,放在箔席上晒干,然后放在瓦罐里保存起来。由于菱形小薄饼被晒干以后呈弯曲的褶皱状,这东西就被称作“粉褶子”。

  寿州粉皮:

  薄如蝉翼,均匀光亮,轻似纸张,却有适度的筋力。食用前用冷水软化就可热炒、配菜、配火锅、烧汤等。寿州绿豆粉皮以优质绿豆为原料,具有保健功用。

  寿县牛肉汤:

  牛肉汤,是把上好的牛肉煮成烂熟,待其凉后,切成小薄片。将红辣椒末、香葱末、姜末、胡椒粉,鹹盐,一起放入大锅烧开,制成汤料。食用时,把牛肉和粉丝一起放在滚开的汤料里涮一下,取出放入碗中,浇上汤料,撒上香菜末即成。这种汤,将牛肉的香味与鲜、辣融为一体,是人们百吃不厌的传统快餐。

温馨提示:微信搜索公众号淮南本地宝,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【景点】可获取淮南市景点预约通道以及景点推荐和景点介绍等信息。

关注更新
返回本地宝首页

热点推荐

最新阅读

反馈